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及补贴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于亚申, 胡煜晗,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 (4): 763-770.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53
摘要501)   HTML    PDF(pc) (764KB)(154)    收藏
以氮氧化物和PM2.5削减量为减排效果评估指标, 以车辆残值成本、政策执行成本、燃油成本节约为社会成本指标, 借助单位减排产生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减排量比值), 对北京市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及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成本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覆盖期内, 该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并非单调递减, 而是呈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在重点淘汰柴油货车时期, 政策成本有效性最佳, 在重点淘汰国III汽油车时期, 成本有效性较差, 两者氮氧化物及PM2.5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分别相差14倍和34倍; 随着车型拓展到更高排放标准, 淘汰小型客车的成本有效性呈下降趋势, 国III和国IV排放标准的小型客车减排潜力已较为有限, 且成本有效性远低于政策早期; 淘汰重型货车的成本有效性较高, 且在部分时期存在社会成本的节约。建议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基于成本有效性, 审慎地将排放标准更高的小型客车纳入该政策管制范围, 应更关注重型柴油货车加速淘汰的政策设计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气候和健康影响及社会成本——基于单车视角的成本效益分析
胡煜晗, 靳雅娜,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5): 916-926.   DOI: 10.13209/j.0479-8023.2021.068
摘要907)   HTML    PDF(pc) (875KB)(181)    收藏
构建基于能源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框架, 借助基于概率分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通过评估单辆纯电动汽车替代汽油车的气候和健康影响及相关社会成本, 探讨现阶段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能否实现气候、健康和社会福利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 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背景下, 尽管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在能源周期能够实现碳减排(约324元/(辆.年))、健康损害降低(约343元/(辆.年))以及可观的能源节约(约4315元/(辆.年)), 但由于两种车辆之间巨大的制造成本差异(约1.6万元/(辆.年)), 现阶段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全面替代并不能实现社会总体福利的改进。因此, 中国电动汽车推广政策短期内不应以全面替代为目标, 而应识别具有较高气候和健康效益以及具有较大能源节约潜力的区域优先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京津冀居民生活用煤“煤改电”政策的健康与经济效益评估
张翔, 戴瀚程, 靳雅娜,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2): 367-376.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98
摘要1211)   HTML    PDF(pc) (2243KB)(200)    收藏

针对以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居民散煤的“煤改电”政策, 构建可实现京津冀区域“十三五”规划中“煤改电”政策目标的技术选择以及电力供应来源的相关情景, 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并估算不同情景下实施“煤改电”政策对环境质量、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在该区域实施居民生活“煤改电”政策, 2020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可以下降6~15 μg/m3, 可因此避免约2.22万人过早死亡和60.78万致病例。如同期在京津冀区域采用一致性的政策实现“煤改电”政策目标, 可以获得187.31~198.69亿元的社会净效益。基于对3个地区净效益的分析结果, 并考虑地区间的差异, 提出具体的技术选择建议: 北京市和河北省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可再生能源供电”方式, 天津市则宜采用“蓄热式电暖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方式。在3个地区均采用各自净效益最大化的政策情景下, 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净效益约为203.41亿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DEA 方法的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不同模型选择的差异性探析
冯杰,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1): 151-159.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119
摘要1184)   HTML13)    PDF(pc) (1618KB)(557)    收藏

基于对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发现使用不同的 DEA 模型会显著地影响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不同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对于结果的影响远远小于不同的生产前沿面假设。进一步分析发现, SBM 模型更符合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含义。基于 SBM 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 虽然 2005—2013 年期间在整体上有所改善, 然而省际之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却越来越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中国2001—2013 年PM2.5 重污染的历史变化与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评估
穆泉;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4): 694-706.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74
摘要1038)      PDF(pc) (607KB)(464)    收藏
回顾 21 世纪以来中国PM2.5 重污染及其健康影响与损失的历史变化, 通过构建2001—2013 年中国31 个省PM2.5 重污染数据集, 结合最新的流行病学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 同时在死亡风险赋值中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 评估2001 年以来各省因PM2.5 重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相应的经济损失。研究结果表明, 2001 年以来PM2.5 重污染现象持续发生, 全国平均每年71%的省份都受到重污染的影响。尽管13 年间的PM2.5 重污染浓度并未呈现明显恶化趋势, 且发生比例及其健康影响在2001—2012 年间持续减少, 但2013 年出现长时间的重污染现象, 成为13 年间重污染发生比例/频率最高的年份。2013 年因PM2.5 重污染带来的过早死亡达6.5 万例, 健康损失为281 亿元, 相当于2001—2013 年期间健康损失总和的54%。其中, 中东部8 个省份和2013 年1 月的持续重污染是2013 年健康损失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北京市居民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穆泉,张世秋,马训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13)      PDF(pc) (458KB)(470)    收藏
采用行为离散选择模型, 利用2010年北京市5000户居民的节水调查数据, 从节水行为激励视角, 分析影响3种典型的北京市居民节水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价格水平与节水意识对这3种居民节水行为激励存在差异。水价对节水器具的购买或改造行为的平均边际强度为3.6%~7.1%, 但并不是促使人们培养生活节水习惯的显著因素; 而无论对于节水生活习惯的培养, 购买节水器具, 还是用水器具节水化改造的激励政策, 居民的节水意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平均意义上对激励居民户采取节水行为的边际概率达到8.8%~25.3%, 尤其对于居民购买节水器具的激励强度最大。因此, 从居民节水行为激励角度, 北京市以往的水价政策并不总能够促进居民采取节水行为, 在用水需求管理政策设计中, 节水意识培养同样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北京市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政策研究
张秀丽,吴丹,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5)      PDF(pc) (463KB)(424)    收藏
鉴于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污染贡献较大, 需以污染物减排为目标调整机动车控制政策。基于北京市机动车构成和污染贡献率的分析, 作者提出优先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措施。该项措施的调控对象是机动车中污染贡献最大的车辆, 与控制其他车辆相比, 该措施可以在控制同等车辆数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环境效果。与“控制新增车辆”和“每周限行一天”措施的对比分析显示, 优先淘汰高排放车辆措施具有更大的NOx减排潜力, 对控制北京市大气污染及实现“十二五”NOx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车主受偿意愿、机动车污染损害成本、淘汰补贴政策的激励方向以及政府的资金预算约束等方面, 提出综合的政策建议, 并建议采取单一的淘汰补贴标准, 补贴水平应在4000~6000元/辆。优先淘汰高排放车辆政策的优势可以概括为: 体现公共政策为环境负责的政策走向, 体现政策设计的费用有效性, 以及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激励性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利用环境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基于深圳PCB行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研究
万薇,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 二次近似完美需求体系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市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弹性分析为例
马训舟,张世秋,穆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
吴丹,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 应用匹配倍差法评估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谢旭轩,马训舟,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17)      收藏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几类政策评估计量经济模型的回归效果。采用匹配法、倍差法和匹配倍差法3种模型对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影响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匹配倍差模型显著修正了估计偏差,提高了评估精确性。该模型对国内其他经济政策效果评估方法的改进亦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41)      收藏
构建“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小组2004 年在宁夏和贵州获取的调研数据, 采用匹配倍差法( matching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regression) 等计量经济模型, 识别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短期的收入分析表明, 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林业和养殖业短期内难以成为替代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收入明显增加, 但退耕还林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显著。长期来看, 资产积累是决定农户生计状况和发展最重要的指标, 但 目前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人力、物质、自然、社会和资金5 种生计资产较低, 制约了生计能力的提高。因此, 为了促使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获得及发展, 保障政策效果和可持续性,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除了实施直接补助外, 需要更加关注农户资产和生计能力的加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
万薇,张世秋,邹文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81)      收藏
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有助于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解决污染问题以及由于跨界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 同时由于区域管理可以从整体上协调, 有助于在区域内有效配置环保投资使其效益最大化, 并推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属地控制过渡到区域管理是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发展与变革的方向之一, 构建合理的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至关重要。作者在总结国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区域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与制度安排, 结合中国在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受制条件, 提出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选择实验的理论和应用——以中国退耕还林为例
翟国梁,张世秋,Kontoleon Andreas,Grosjean Pauline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82)      收藏
选择实验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要素价值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既是一种对环境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也是揭示研究对象政策偏好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对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进行评估,进而对一项政策的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还可以得到因多个政策要素同时改变时导致的价值变化,从而有助于政策制订者对政策进行调整。本文在评述选择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国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利用选择实验方法对该政策进行了评估,并且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的政策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排污权交易中企业行为的微观博弈分析
陈磊,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13)      收藏
针对目前中国排污权交易研究中存在的盲点,通过对企业决策的博弈分析,尝试从微观行为分析的角度扩展对排污权交易理论的研究,具体讨论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下影响企业决策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交易成本、污染排放权利的界定与分配、边际减排成本差异、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参与企业的数量等是影响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些分析的结果,认为中国在设计排污权交易政策时,有必要对初始分配方式进行充分的考虑,并通过规制市场以降低政治和市场风险,通过跨区交易,保障排污权交易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环境政策创新:论在中国开征环境税收
张世秋,贺厷羽燕,曹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50)      收藏
在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分析了在中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剖析了环境税收制度相比于命令-控制型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优势,从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在中国进行环境政策创新,开征环境税收的重要意义,认为在短期内,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制度条件尚不成熟,环境政策体系应该采取税费并存逐步过渡到以环境税收为主的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